合同解除了还能追究违约责任吗
合同解除后,是否可以追究违约责任取决于具体情况。以下是相关法律规定和解释:
1. 合同解除与违约责任 :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五百六十六条,合同解除后,尚未履行的部分终止履行;已经履行的部分,可以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,请求恢复原状、采取其他补救措施,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。
如果合同因一方违约而解除,无违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,除非当事人之间有其他约定。
2. 合同解除权的行使条件 :
约定解除权是指当事人约定于一定事由发生时解除合同的权利。
法定解除权是指依据法律规定,一方或双方解除合同的权利。
3. 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 :
合同解除后的法律后果通常表现为民事责任,包括不当得利返还责任和损害赔偿责任。
主合同解除后,担保人对债务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通常仍需承担,除非担保合同另有约定。
4. 违约责任的具体形式 :
违约责任可能包括支付违约金、赔偿损失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。
违约金条款在合同解除后仍然有效,除非合同中有特别约定。
5. 特殊情况下的责任免除 :
如果合同终止是由于不可抗力等不能归责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事由,那么合同当事人均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。
总结来说,合同解除后追究违约责任的可能性存在,但需要根据合同的具体条款、当事人的约定以及法律规定来确定。如果合同因违约解除,无违约方通常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责任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合同解除后如何确定违约责任?
合同解除后违约金条款如何处理?
合同解除后如何申请赔偿损失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