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相从竟何日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相从竟何日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相从竟何日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相从竟何日”出自明代高叔嗣的《送别永之》。

“相从竟何日”全诗

《送别永之》

明代 高叔嗣

怜君方迁戍,况我婴愁疾。

一别若流云,相从竟何日。

生平托交游,弱冠弄篇帙。

书愿藏名山,功期铭石室。

安知事不就,跌宕情如一。

已矣复谁陈,今亦反蓬荜

《送别永之》高叔嗣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送别永之》是明代高叔嗣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诗词中文译文:

怜君方迁戍,况我婴愁疾。

一别若流云,相从竟何日。

生平托交游,弱冠弄篇帙。

书愿藏名山,功期铭石室。

安知事不就,跌宕情如一。

已矣复谁陈,今亦反蓬荜。

诗意:

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永之的离别之情,并思考了人生的无常和跌宕起伏。诗人感叹自己的朋友正在迁徙戍边,而他自己也因为病痛而备受困扰。他们相别的日子像流云一样飘忽不定,不知何时能再相逢。诗人回顾自己的一生,借助交游之情和文学创作来记述成就。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珍藏于名山之间,使自己的功绩被铭记于石室之中。然而,他也意识到人生的道路并非总能如愿,情感的起伏就像波涛一样变化莫测。最后,他感慨万分,不知道有谁会再提及自己的事迹,现实中的情况也变得荆棘丛生。

赏析:

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离别和人生的思考,情感真挚而深沉。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和朋友的离别之情,表达了对友谊和情感的珍视。他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交游和文学创作,希望留下一份名山和石室中的记忆。然而,他也意识到人生充满了变数和挫折,情感的跌宕起伏无法预测。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,感叹自己的事迹可能会被遗忘,就像现实中的蓬荜一样被人忽视。

整体而言,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,表达了离别、友情和人生的无常。它让人思考人世间的相聚与离别,以及个人的努力与命运的交织。

批发市场信息